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总结
2015年11月份以来,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区城管局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以彻底解决辖区城中村、老旧住宅区、内街小巷、集贸市场、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存在的市容环境“乱象”为目标,深入推进“深度洁净,精细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城区市容环境品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前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干部职工履职积极。自“深度洁净,精细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以来,各级对此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区长、映中常委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视察,各相关责任单位都把整治行动当作当前头等大事来抓。黄贝街道城管科、执法队牵头,联合社区工作站、外包单位力量开展联合整治;南湖街道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工作宣传,领导带头编写、转发整治信息,参与微信工作平台互动,提升事件处置效率;桂园街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和督促;东门街道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常态巡查机制,坚持每周召开工作推进会;笋岗街道制定详细整治计划,分批分类、全覆盖无死角推进工作落实;清水河街道为执法队增加20名特保队员进行守点,严防问题回潮;翠竹街道强化联动协同,安排科室直接挂点社区工作站,靠前抓好工作落实;东晓街道建立健全网格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执法力量,“一把手”坚持亲自抓、负总责,并多次现场督战;东湖街道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街道领导靠前指挥,整合公安、市监力量开展联合整治;莲塘街道严格落实“社区第一书记”责任制,强化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干部的作用发挥;区城管局积极做统筹协调工作,多次组织业务科室对城中村、老旧小区、卫生死角等区域进行暗访检查和督促,每半月通报一次整治情况;区财政局及时研究并将城中村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结果的运用纳入《罗湖区2015年度股份公司综合考核评审工作方案》中。
(二)行动迅速,专项整治重点突出。区召开动员会以后,各责任单位特别是各街道办迅速行动,分别进行再动员,对照行动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标准、突出重点。黄贝街道针对旧城改造区域垃圾堆放混乱的问题,重点开展了环卫专项整治,加大垃圾乱堆放黑点的清理和夜间执法力度;南湖街道重点开展查漏补缺,对渔民村道路和向西村保洁进行了整治;桂园街道重点深化常态化管理,巩固提升辖区城市管理水平;东门街道重点对肉菜市场脏乱差区域和辖区烧烤摊档进行整治,维护辖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笋岗街道把整治与提升相结合,边整治边完善城中村广场设施,提升绿化景观;清水河街道坚持整治与巩固同步,重点整治雨蓬垃圾、大件垃圾和余泥渣土乱堆放问题,坚持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翠竹街道重点抓好城中村、老旧住宅区“五化”提升,改善城中村道路交通微循环;东晓街道重点突出城中村、插花地整治,坚持整治一处、移交一处、稳固一处,使老旧小区、二线插花地旧貌换新颜;东湖街道突出布心花园二区和港鹏新村两个重点,以点带面促进专项整治“实”、“快”、“全”;莲塘街道坚持宣传与执法并重,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市民和商家的支持。区城管局重点围绕建章立制和督查督办,出台了区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方案、服务外包合同履约监管扣分扣款标准,狠抓数字化案件收集和督办;区环水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地下排水管线进行普查和评估上;区住建局将工作重心放在对无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区的日常管理和清扫保洁;市监罗湖分局以集贸市场、专业市场为重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罗湖交警大队重点深化猎虎、泥头车整治等专项工作并开展工作交通组织微改革和微创新;东部交通运输局重点落实道路日常养护,并抓好道路客运乱象整治。
(三)力度空前,城区环境改善明显。整治期间,各责任单位重拳整治市容环境“乱象”,有效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区市容环境品质。一是市容秩序整治方面,全区城管系统共组织专项行动268次,出去执法人员10472人次,车辆1704台次,共清理乱摆卖5813宗、夜间烧烤396宗,查处超线经营4425宗,查处乱堆放1604宗,户外广告、灯箱1160宗,乱搭建63处,清理乱张贴58193张,整治破旧雨篷380处,整治管线4125米。二是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全区共配置240升垃圾清运桶13392个,清理城中村、老旧社区、集贸市场周边及卫生死角暴露垃圾约1658吨,清理卫生死角613处。三是大件垃圾处理方面,在辖区共设置大件垃圾临时存在点21个,大件垃圾处理试点共收运处理大件垃圾416.35吨,日收运处理量约5.7吨;四是“四害”消杀方面,各街道全面落实“四害”定期消杀制度,整治期间消杀面积达到1071万平方米,抢险修复草埔新村原特区二线巡逻路护坡排洪处污水管破裂1处;五是污水整治方面,整治污水横流160处;六是交通整治方面,交警部门共查处假套牌18宗、非法改装8宗、非法营运车辆7辆、泥头车违法行为123宗、涉酒驾驶严重违法38宗,查扣电动车7523辆、摩托车82辆、单车65辆;查处违停38927宗,推进12项交通组织微改革微创新;交委部门全面粉刷翻新辖区交通护拦,对布吉海关道路客运乱象进行了整治。七是市场整治方面,市监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08人,检查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相关经营户360户。整治期间,东晓街道城中村、二线插花地整治成果得到马兴瑞书记的高度评价。
(四)协调联动,全民参与氛围浓厚。整治行动期间,辖区各相关责任单位、社区工作站、股份公司、服务外包企业以及众多商家企业和市民群众密切配合,形成联动合力。行动中,街道城管科、执法队、社区工作站和外包服务企业基本做到“五加二”、“白加黑”,发现问题,立即回应、及时处置,体现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监察大队和执法队组织的重大执法行动中,都得到了辖区派出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股份公司大力响应、积极配合专项整治,着力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清水河各股份公司发挥民兵组织力量,积极配合街道执法队开展工作,主动承担村内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黄贝岭村专门增加30个人手,加强对村内的管控和治理;笋岗村投入35万元改善村内环境,建成社区文化广场造福于民;莲塘街道各股份公司各增派6名安保人员,实行弹性上班制度,在村内实行24小时值班。罗湖家园网专门推出“全民大扫除,洁净迎新春”专题网络活动,引导市民为提升罗湖市容环境品质出谋划策,曝光脏乱差问题,仅12月下半月,就获得10万余次的点击量,曝光问题300多宗;时尚罗湖、罗湖城事等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出宣传专题,同样获得群众一片赞誉;11至12月,数字化城管自身采集和接受群众投诉的城市管理案件近5万宗,街道通过事前发动、事中解释、事后指导的方式不断强化商家市民对专项整治行动的理解与认识,得到大部分商家和市发的积极配合,整治行动中没有出现一例暴力抗法事件,全民参与整治行动的氛围逐渐形成。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重视还不够。个别责任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存在时紧时松、被动作为的现象,对存在的问题注重一时整治效果,抓长效保持和常态管理还不到位。
(二)城中村管线整治问题。城中村管线乱拉乱挂现象由来已久,各管线运营单位日常排查梳理力度不够,区里没有主管业务对接单位,街道执法队在开展整治的过程中协调通讯、有线电视、网络等管理和运营部门予以协助支援存在困难。
(三)老住宅区物业管理奖励考评问题。建议区住建部门每年开展老住宅区物业管理奖励考评时,应充分征求各街道意见,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设置街道评分项目,以便于街道对老旧住宅小区的管理、监督。
三、下步推进措施
(一)组织工作“回头看”,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查遗,彻底清除城区卫生死角。各责任单位要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克服畏难情绪,做好打一场深度洁净的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对照但不局限于行动方案的整治内容,认真组织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开展脏乱差区域和问题的查漏补缺,要把发现问题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要把整治问题的行动组织到发现的每一个黑点,要把深度洁净的决心根植到每个人的内心,彻底清除城区卫生死角。各责任单位要加大巡查力度,及时跟进群众的投诉,继续落实一周一报制度,每周向区城管局上报整治情况;区城管局要继续做好统筹工作,加大巡查督办力度,每周汇总整治数据,每半月通报一次整治情况。
(二)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大专项整治投入,大力提升薄弱区域环境品质。各责任单位要在整治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对专项整治工作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对照整治内容,重点抓好问题整改,提升薄弱区域环境品质。各驻区单位和区职能部门要加大统筹协调、巡查督办和工作指导力度,强化职责履行;各街道要结合城中村“六化”提升和民生微实事工作,加大对薄弱区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投入,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强化各股份公司、老旧住宅区自家自建意识,不等不靠改善城中村、老旧住宅区硬件基础设施,提升城中村、老旧住宅区市容环境品质;各社区工作站要落实社区自治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和维护,主动解决或积极协调解决管辖范围内的市容环境问题。
(三)完善建章立制,全面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深入推进精细管理常态化。各责任单位要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建章立制并严格抓好制度执行,推进精细管理常态化落实。要突出抓好区对街道市容环境综合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企业合同履约扣分扣款标准,把应纳入履约监管的城市管理服务外包合同都要纳入扣分扣款实施方案中来;要进一步完善集贸市场管理制度,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中村、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落实物业管理优胜劣汰,切实推进城中村、老旧住宅区规范化管理;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度,加大巡查和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城中村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结果运用,把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结合纳入对股份公司综合考核范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