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总结
城市管理突出短板治理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在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罗湖区城市管理局作为城市管理突出短板十项攻坚任务的总牵头单位,通过定期收集资料、现场检查核实、及时反馈催办、通报进展情况等形式,较好地推动了各项任务的顺利落实,百日整治目标和年底整治目标基本完成。
一、十项任务具体开展情况
(一)黑臭水体和城市内涝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龙园山庄排污口整治已于9月30日完成。389个小区雨污分流工作已验收通过405个小区,超额完成本年任务。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合同A于2013年8月30日开工,合同B于2013年12月30日开工,该工程已于今年7月基本完工。布吉河(特区内)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第二阶段)一、二标段分别于2012年12月12日和10月21日开工,分别于2016年7月20日和7月5日完成工程验收。罗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工程两条线已完成100%,11月25日通水,目前处理总量为35吨;四条线已完成85%,预计2018年4月底完工。洪湖水质净化厂项目正在开展进场前期相关准备工作。罗湖创新开展成熟城区“小散乱污”整治,主动把整治范围从工业拓展为有废水排放、可能导致河流水质下降的餐饮、洗车场等9类单位。截至12月22日,结合“利剑一号”专项行动,共出动21002人次,排查各类企业共6813家,发现排水问题353个,发出告知书161份。已复查92家(已整改56家,已立案处罚12家,拟立案处罚19家,未整改5家)。其中已排查餐饮企业4861家,洗车场210家,美容美发企业647家,桑拿洗浴企业65家,足浴企业79家,非法种植养殖户1家(已及时清理),散乱设置的小加工作坊1家,工商业住宅小区89家,工业企业582家,农贸市场31家,建筑工地39家。
工作亮点:1.超额完成小区雨污分流工作;2.全区共布设86个监测点位,实现辖区河流水质监测全覆盖;3.成立罗湖区河长办公室并先后印发《深圳市罗湖区河长制实施方案》、《深圳市罗湖区河长制工作配套制度》;4.全面推行河长制,辖区20条河流任命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共52位;5.实施巡河例会制度,对巡查中发现的水质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布吉河(罗湖段)和深圳河(罗湖段)已基本消除黑臭。
(二)城中村“脏乱差”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完成市容环境管理主体责任书的签订;推进城管执法勤务模式,各街道划分城中村市容环境管理片区和责任人;完成42个城中村“净化”整治工作。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已经先后通过市城管局对42个城中村“净化”整治检查和6个(含13个自然村)“示范村”创建任务检查,南湖街道向西村、东湖布心村已完成城中村专业物业管理进驻。截止11月15日,我区所属城中村(除水贝村、独树村因已经拆除免检)率先全部通过了“净化”整治提升验收、13个“示范村”的创建验收任务,走在各区前列。此次城中村整治全区共出动2万多人次,清理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三乱”现象25万处,查处超门店经营16477宗,查处乱搭建880处,查处违法广告822宗,查收伸缩雨篷1500多个,查处售卖“黑煤气”17家,清理架空管线6923处。
工作亮点:1.率先通过市城管局对42个城中村“净化”整治检查和6个(含13个自然村)“示范村”创建任务检查,成为完成率均达到100%的2个区之一。2.各街道执法队、城中村、社区工作站和保洁单位建立以城中村、社区工作站为管理主体、以执法队为执法依托、以保洁公司为抓手的联管联查长效管理机制。3.结合市容考核,依托智慧城管指挥平台和城管执法勤务模式,强化城中村执法,实施网格化管理和执法下沉社区,落实城中村市容整治和后续管理。
(三) “六乱一超”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8月份以来,罗湖区城管局组织各街道进一步加大对辖区主次干道、城中村、背街小巷、车站、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六乱一超”问题的排查整治力度。截至10月底,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7200多人次、执法车辆1360车次,清理整治各类违法乱摆卖1.97万多宗,清理乱张贴、涂写、刻画问题11万多宗,拆除乱搭建259宗,清理整治乱堆放2170宗,拆除非法广告招牌520块,整治乱挂晒92宗,查处违法超门线经营行为6583宗。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截至12月31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65万人次、执法车辆2140车次,清理整治各类违法乱摆卖2.82万多宗,清理乱张贴、涂写、刻画问题20.9万多宗,拆除乱搭建348宗,清理整治乱堆放9203宗,拆除非法广告招牌1002块,整治乱挂晒193宗,查处违法超门线经营行为1.01万宗。此外,按照市城管局统一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城管执法勤务模式,将全区划分为54个片区,加强对市容巡查队伍的日常监督管理,实现对市容环境的常态化、动态化管控和全天候监管,组织各街道进一步深化律师驻队模式,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两法衔接,严格执法,100%实现律师驻队,对“六乱一超”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
工作亮点:全区34条主要干道和机关、学校等重要区域实现无“六乱一超”。34条主干道以外所有市政道路和公园、广场等区域基本杜绝,新型市容环境管理主体责任书签订率100%。全面落实新型市容环境主体责任制,启动罗湖区智慧城管指挥平台建设工作、“罗湖城事”公众互动平台。
(四)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脏乱差”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制定出台《罗湖区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已于11月2日印发各单位执行。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与试点农贸市场开办方进行了积极沟通,推动其尽快升级改造。乐园肉菜市场正在办理有关审批流程与手续,争取春节前动工改造。振业市场由于前段时间的租期问题导致改造工作搁置,经与市场开办方确认,租期问题已初步解决,现已开展市场设计工作,预计在春节前完成设计工作,春节后实施改造。
工作亮点:印发了《罗湖区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五)餐饮油烟污染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对辖区137家餐饮项目进行梳理排查及执法监测。截至11月1日,已对监测结果显示排放超标排放餐饮油烟的23个项目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截至12月28日,区环保水务已对611家餐饮项目进行梳理排查,发现问题数148个,现已完成148个问题现场复查工作,并100%完成整改,其中已关停68家,已搬迁54家,已完成整改26家。
工作亮点:完成全区餐饮项目检查工作,油烟排放净化焚理,将餐饮项目新建、选址、油烟排放等事项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重点巡查内容,并由网格办牵头在OA系统设立“事件处置”子模块,及时发现和处理餐饮项目油烟扰民问题。
(六)“地沟油”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截止2017年11月1日,市监委罗湖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82人次,检查食品流通环节128家次,餐饮环节食用油经营单位162家次,检查全区学校食堂235家次,立案2宗,发出责令改正5份,抽检食用油20批次,移交公安部门2宗。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截止2017年12月31日,市监委罗湖局共出动执法人员984人次,检查食品流通环节313家次,餐饮环节食用油经营单位325家次,检查全区校园食堂235家次,立案2宗,发出责令改正5份,抽检食用油40批次,移交公安部门2宗。
工作亮点:1.印发了《区食药安办转发市食药安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开展城市管理治理攻坚行动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召开罗湖区火锅行业告诫会,对106家经营火锅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告诫;3.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目前辖区已有746家食品经营单位加入该追溯系统。
(七)地面坍塌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金洲路与翠荫路交叉口地面坍塌工程已列为抢险救灾工程,并完成工程治理,消除了隐患。春风路7处地面坍塌Ⅱ级隐患点整治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60%。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金洲路与翠荫路交叉口地面坍塌工程已列为抢险救灾工程,并完成工程治理,消除隐患。春风路7处地面坍塌Ⅱ级隐患点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并继续对辖区排查和发现的地面坍塌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和隐患消除。
工作亮点:《罗湖区地质灾害(地面坍塌)隐患安全监管办法》已正式发布。
(八)校外午托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全区新增布心小学、东晓小学、红岭小学、罗湖小学4所公办学校开展学生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共满足1240名学生的午餐午休需求。罗湖区城管执法局组织各街道执法队对辖区非法校外午托进行摸底,对校外午托机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下一步将对存在问题联合相关部门进行集中整治。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罗湖区城管执法局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组织街道执法队对辖区内的校外午托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对存在违法问题的及时进行查处。截止目前,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排查无证午托班52家,并对当事人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工作亮点:在开展无证午托的排查整治行动中,各街道执法队通过向家长派发温馨提示,引导其选择有资质的合法午托机构。
(九)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为规范路侧带自行车停放秩序,优化提升自行车出行环境,市交通运输委罗湖交通运输局此前已在罗湖区设置了约260个路侧带自行车停放区,现考虑到自行车停放实际需求量巨大,计划在今年再增加设置200个自行车停放区,此前已向十个街道办征集需求意见,目前已征求意见完毕,下一步将积极落实规划实施。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为规范路侧带自行车停放秩序,优化提升自行车出行环境,罗湖交通运输局计划在今年再增加设置200个自行车停放区,目前200个自行车停放区已施划完成,罗湖区内自行车停放区数量增至460个。
工作亮点:积极落实企业运营监管和车辆整治措施,多次约谈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联同区相关单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行动,罗湖区城管局组织各街道执法队开展共享单车清理整治“执法行动周”,自11月20日至11月24日,共办理处罚案件317宗。罗湖交通运输局会同区相关单位和街道办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共同建立共享单车治理微信工作群,对巡查发现或市民举报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及时向相关运营企业反馈,要求运营企业及时进行整改。
(十)垃圾分类及收运密闭化治理。
百日整治目标完成情况:一是10月底完成了住宅区(包含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容器的规范设置,实现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全部进小区、进家庭。二是在全区10个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中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单位和小区,全面总结归纳出垃圾分类指引入户、投放容器设备、后续管理、收运处理、组织发动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工作模式推广实施。三是全区住宅区、机关事业单位共计完成959组六分类容器的配置,设置了玻金塑纸分类收集容器和分类投放指引牌。四是截至目前,全区138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已有107个单位达到创建标准,达标率为77.5%。选定的170个达标小区达到创建标准的为155个,达标覆盖率91.2%。今年需完成的40所示范学校的创建任务已全部达到创建标准。
年底整治目标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已有33组垃圾分类智能化设备安装至达标小区。已在翠竹街道开工建设1处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免费对外开放,供市民参观学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垃圾分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截至11月底,我区日均分流分类处理量约135吨。年底对街道开展考核和进行年终验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市政府考核区政府绩效评估各项指标。
工作亮点:1.积极创新,建立垃圾分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线上,通过纸媒、网络、音频电台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的同时,与NGO组织合作;线下,组建垃圾分类义工队开展常态化的线下宣导活动,实现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的逐步覆盖与推进。2.突出亮点,打造分类收运的罗湖特色。我区始终按照“应收尽收”的要求,推进大件垃圾、餐厨垃圾、年花年桔等分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打造了罗湖亮点,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
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未能按要求完成。作为试点任务的振业市场在改造过程中遭遇租约续约问题,在区、街道、社区和租赁双方共同努力下,租期问题已经解决,市场开办方有改造意愿,预计春节前完成设计工作,春节后启动改造工作。
三、下步计划
一是深化巩固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虽然城市管理突出短板治理攻坚行动已经结束,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责任长期存在,各职能部门要深化巩固开展治理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果,继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手段,将日常管理与制度措施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新局面。
二是明确主体责任,打造三级工作体系。城市管理要求权责清晰,各层级、各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工作体系,形成信息共享、执法联动、联合惩戒的城市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三是发动和鼓励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运用公众互动平台增加市民互动,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同时引导行业内部自律自控,落实市容环境主体责任, 督促指导业主红线管理责任和服务企业履约责任落实到位。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