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主要工作成绩、做法与经验
(一)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推动我局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统筹协调中央法治督察迎检工作。梳理近三年以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亮点清单及问题清单,对重大法治事件进行法治剖析,形成自查报告,完善迎检台账,协调各科室,顺利完成迎检工作。二是牵头制定《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明确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三是牵头制定《2021普法责任清单》,协同各业务部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四是组织召开依法行政专题研讨会。我局业务骨干及法律顾问团队,围绕行政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执法案卷材料复印等常见法律问题开展跨领域沟通交流,助推我局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五是多样化开展普法学法活动。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书籍,供局干部职工品读践行。2021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率100%,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100%,优秀率100%。六是及时总结经验获国家级媒体推广。2021年,我局运用“三二三”工作法,狠抓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相关工作经验在民主与法制网“、民主与法制时报刊登。同时“三二三”工作法作为优秀项目,获推荐参加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区仅四个单位获推荐)。
(二)全面夯实调解基础,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一是推动重点平台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聚焦劳资纠纷化解,在快递等重点平台企业推动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最大限度将劳动争议预防化解在企业和萌芽状态。2021年共培育深圳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重点平台企业调解委员会9家。二是积极推动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培育工作。联合区、街道、企业三级调解组织,打造制度机制全、专业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基础保障好的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021年共推荐3家调解组织作为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培育选树对象报送市局。三是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组织辖区20名调解员参加2021年度深圳市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通过为期5天的授课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切实做好劳动争议调解标准化建设。对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规范》进行细致规范化建设,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三)着眼群众学法关切点,开展“菜单式”劳动普法活动
联合区司法局及南湖等6个街道办事处,根据定制“菜单”,配齐资深监察员、仲裁员、劳动法专业律师等普法“大厨”,深入工地、深入园区、深入街道开展了6场精准普法活动。此次“菜单式”劳动普法活动,通过“点菜听课”“送菜上门”“面对面答疑”等多种形式,为辖区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升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员工权益的能力,也为罗湖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基础。
(四)升级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组织召开劳务派遣企业座谈会。局长主持召开劳务派遣行业座谈会,邀请劳务派遣企业家代表建言献策,呼吁企业家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在法治的轨道上经营。二是不断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严格办理时限要求,严格落实行政许可“7日双公示”,对涉企行政事项迅速回应,及时将行政许可信息向社会公示。三是加强行政许可事项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持续开展安全检查。深化我局人力资源行业大排查、大整治、大调研专项工作成果,摸清劳务派遣企业底数,分类监管,清退不合格企业15家,将拒不整改的11经营异常企业线索移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净化了劳务派遣市场环境。2021年,预计许可劳务派遣经营新申请52宗,分公司备案申请5宗,变更申请27宗,延续申请17宗;许可特殊工时申请18宗。
(五)切实发挥法律把关作用,做好行政复议、诉讼工作
一是做好日常法律审查工作。严格把关重大事项法制审查等工作,参与业务科室疑难法律问题的研讨,对我局各项工作提出法律意见。全年预计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10次,审核合同60份。二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21年,我局共有行政复议案件1宗,均在法定时限内作出行政复议答复,复议机关均维持了我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三是认真应对行政诉讼工作。依法配合法院的审判活动,按规定出庭应诉。2021年,我局共有行政诉讼案件1宗,即夏修才诉我局行政不作为一案,在该案审理过程中,我局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六)推进集体协商,切实做好集体合同审查备案工作
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加强与区、街道联动,促进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全年预计审查集体合同123份,涉及企业2574家次,涉及员工52984人次。
(七)开展特殊工时制度情况调研,推动特殊工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继续开展特殊工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梳理、总结在特殊工时审批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辖区内企业对特殊工时制度的诉求情况及建议,配合做好特殊工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