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湖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湾区枢纽、万象罗湖”新蓝图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区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持续攻坚克难,以特别的担当、特别的奉献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党建成绩优异,打造了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新南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灭灾示范社区,渔邨社区工作站被评为广东最美应急集体,向西社区被评为广东省零酒驾示范社区,嘉北社区工作站被评为市“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集体”;创建了渔邨社区、和平社区两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省级示范点,连续五年环卫指数测评全区第一、全市排名前列;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经济建设连续两年获得市“年度夜间经济发展示范街道”称号等。
(一)突出政治站位,抓好精神贯彻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街道上下通过党工委会、周例会、干部大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区第八次党代会、区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市、区决策部署上来,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全员学习掌握,做到人人知晓、全面贯彻。二是结合实际抓好部署落实。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区第八次党代会、区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打造先锋城区定位,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精气神,结合街道实际,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区委区政府重大工作部署落实,系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二)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
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角度开展党史学习,聚焦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南湖特有的改革开放资源,将国贸大厦、罗湖桥、渔民村等有机串联,组织党员群众累计1.4万多人次重走红色路线。二是探索推进党建创新项目。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通过云签约形式共同宣布“红船计划”起航,推动两个“南湖”开展党建交流新模式,架起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与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跨越式连接,并得到学习强国报道。三是打造坚强有力基层组织。顺利完成9个社区党委、14个社区居委,以及130个下辖党组织的换届工作,换届后的社区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0岁,成为全区最年轻的一支头雁队伍。
(三)突出严防死守,抓实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确保防疫有效得当;按照“三个一”工作措施,提高群众疫苗接种率;开辟港澳台疫苗接种专场、火车站和金光华疫苗接种点,各类人群接种逾2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全区第一。街道、社区分别成立专项排查小组,通过警网联动、网格核查等方式,确保重点地区来深人员24小时内做到“三清零”,工作任务量占全区五分之一以上,完成时效和核查质量均得到上级指挥部认可。由街道处级领导带队成立火车站、文锦渡工作专班,驻点维持现场秩序、核酸采样、重点班列管控、跨境货车司机管理、隔离驿站管理等具体事务,牢固建立起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四)突出疏堵结合,确保安全稳定
一是大力开展治安整治。与辖区派出所联合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清查整治行动12次,37人解除社区矫正,8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救治救助,未发生衍生安全事件。二是纠纷化解力度不减。积极践行“光明模式”,持续完善依法治街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信访积案和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办结率为100%。三是安全隐患常抓不懈。坚决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检查企业、“三小场所”、小散工程等共14472家,发现隐患6310处;推动餐饮行业更换燃气软管492处,签订“瓶改管”协议292家;稳妥处置深圳火车站塌腔应急抢险,实现无人员伤亡、无旅客滞留。
(五)突出以点带面,环境品质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更新改造重大部署,推动船步街片区棚改,推进罗湖村、江西经贸小区城市更新立项申报;积极协调燃气公司、住建局等部门,两天内完成原市体育局宿舍楼拆除工作,消除了存在近20年的危楼安全隐患。二是严抓环境品质提升。坚持“立体化”城市管理工作思路,严把卫生管理,严格垃圾分类,严抓生态建设,严肃违建清除,环境整治成效显著,连续七年环卫指数测评全区第一,提前五年完成垃圾分类回收率指标。三是文明指数不断提级。打造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9个文明实践站服务体系,渔邨社区“儿童友好跨境儿童服务项目”、向西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罗湖桥社区“航模无人机科普进社区”被评为第十八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持续排名全区前三。
(六)突出共融共享,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助企强企。探索形成强企助弱“2+3+5”工作机制,建立“企业帮扶需求库”、“企业服务资源库”、“辖区弱势群体库”三大资源库,抓牢“摸排问需、强企服务、企业扶弱、信息报送与通报、考核评价”五项制度,通过发动各类组织力量,精准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港人服务。推动9个社区建立港人服务中心阵地,在全区率先实现社区港人服务中心全覆盖;依托香港南湖同乡会、南湖港人联谊会,创新港人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编制《居深港人服务手册》,为居深港人提供详实的指引;解决深港跨境学童就学、异地同考等。三是招商引资。践行“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理念,多次与财信集团、湖南驻深办、芙蓉宾馆开展座谈交流,积极为财信集团三个核心子公司、中国绿色发展基金落地南湖提供快速通道,助力推动罗湖经济发展。
(七)突出顺应民需,民生实事更实
一是聚焦便民服务。行政服务大厅落实“免证办”“秒批”服务,惠及市民2000余人次,群众好评全区第一;核发享受灵活就业及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等补贴402人次、共77.9万余元;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及“1311”等就业服务1168人次;完成14个居委会基本情况录入审核,摸底1000余个住房单元,工作量位居全区前列,数据质量名列前茅;开展辖区文化体育活动2000余场次,受益人群约1.6万人次。二是聚焦民微实事。全年立项实施的民生微实事项目106个,其中服务类项目82个、工程类项目9个、实物类项目15个,涵盖户籍老年险、垃圾分类、安全教育、就业帮扶、环境整治、高空监控安装、安全隐患整治、消防设施改造等各方面,共用资金1926.3万元,支付率排名全区第一。三是聚焦帮扶助弱。为144名残疾人申请生活及辅助器具235件,对辖区419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共50.28万元,为395名残疾人申请困难补助共173.62万元;为48户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120.77万元,通过“大爱罗湖”项目动员辖区企业结对帮扶困难家庭44户,发放帮扶金共23.46万元;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和居家养老补助32676人次共800万元等;完成社区老年人口现状和养老服务需求基线调查7100人;创建了“广东省五星级示范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温馨家园,多方联动做好优抚帮扶、政策宣传、走访慰问、双拥尊崇等工作,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