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区老龄办继续落实各项为老服务政策,切实履行职责,改革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工作,大力开展各项为老服务活动,推动老龄工作取得了新发展。
一、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行政服务简政放权,提升为老服务能力。
1.实行委托制,体现人性化服务。7月15日,下发《关于规范使用居家养老服务券的通知》,明确因老人行动不便或不在户籍地居住无法按季度领取服务券的情况,可以实行委托制,一方面解决老人不方便领取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同时,监督了服务过程,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
2.三级提速,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区政府对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事项“简政放权”的工作要求,我们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达到提质、提速、提效的目的。7月19日,我办下发《关于行政服务事项提速的通知》,缩短常规行政服务事项审批时限和减少审批环节,由原来的局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制改为科长或承办人负责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二)加大力度,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今年区政府提出“新建5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任务,按照区政府的要求,我办主动学习香港养老模式,考察兄弟区的成功做法,努力探索切合罗湖实际的发展路径。通过下发通知,动员街道和社会力量,挖掘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着力寻找适合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的场所,且多次向区领导请示,征求区财政局、区招标中心、区发改局、区物业办和各街道办事处有关《罗湖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运营机构预选采购方案》的意见,本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思路,我们在场地装修、功能设置之前,就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如何融合发展和提供哪些服务,在罗湖区电子政务网、社区家园网和区民政微博上发布《关于征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需求意见的公告》,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老人意见,同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商讨,于9月5日开标预选出6家运营机构。
(三)完善“无围墙”社区公益养老服务新模式。
去年我局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充分发挥区福利中心的养老资源和技术力量,成立了“民政系统守护夕阳志愿者协会”,采取外派护理部、信息服务部专业人员,以“专业医疗、护理人员志愿者带社工”的服务模式,将骨干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送出去”走进社区走进老人家中,今年在试点工作中逐步完善工作机制,让这项创新服务可持续发展,继续为有需求的高龄、空巢、孤寡、困难家庭老人提供与入住机构同样标准的专业护理服务、康复理疗、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共享,目前共为95多名困难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公益服务,深受老人欢迎。
(四)加大关爱力度,细节传递温暖。
1.发送防御台风的短信息。今年超强台风“天兔”袭粤,我办考虑到辖区老年人的人身安危,9月22日拟了一份给各老年人协会会长的短信息,温馨提示在台风期间避免组织户外活动,并请其转告老年人加强防范,尽量减少外出,减少人身伤害。
2.情况反映,为老人争取福利。7月15日,我办收集整理近两年有关反映70-79周岁老人咨询福利的信访件,形成了《关于老人多次质问“为什么我区70-79周岁户籍老人没有享受高龄津贴”的情况反映》报局领导阅示,将辖区老人意见及时反映。
3.安装呼叫器,为老人安全保驾护航。8月9日,我办转发深圳市老龄办关于协助做好我市高龄老人呼叫器安装工作的通知,督促各街道、社区让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尽量申报,经过广泛动员和宣传,我办于8月30日将安装呼叫器的191份申请表报送市老龄办。
(五)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积极筹划敬老月活动。
8月5日,我办下发《关于报送2013年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开展情况及工作安排的通知》,汇总各成员单位敬老月活动安排报市老龄办,并拟在今年的敬老月制作开展活动的老龄事业宣传册。经过整理,我办于8月19日向市老龄办报送了我区2013年“敬老月”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安排。今年我区在“敬老月”期间除了开展老人才艺展演、钓鱼比赛、困难和百岁老人慰问等历年常规活动,将会新增加罗湖区中小学生孝亲敬老征文大赛和孝亲敬老微电影大赛,通过评选活动,营造出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六)优化为老服务环境,做好我区“敬老文明号”的申报工作。7月22日,我办转发区老龄委各成员单位有关市老龄办要求报送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申报表的通知,并鼓励前期已经创办的相关单位积极申报,经过严格审核、筛选,我办共报送9份申报资料。
(七)做好老年人信访件的回复工作。我办在老年信访工作中,按照信访相关条例,做到对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答复,案案有登记,建立了完整齐全的资料档案。三季度我办接到信访事件4宗,内容涉及到“有关老年人生活补助金”、“建议罗湖区增加一个民营福利院为辖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在家居住老人生活无自理能力政府是否有特殊照顾”及为什么在敬老月期间给党员发放补贴等等,每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维护老年人权益。
(八)做好接待、调研工作。7月26日,我办接待诸暨市人民政府暨阳街道办一行27人来我区调研,并安排考察我区福利中心和德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月21日上午,接待市老龄办领导及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一行到我局调研,交流福彩公益金中“幸福老人”项目资助金的发放、使用、监管等层面的问题,并就公益金资助项目创新、优化、提升等方面进行探讨。
(九)做好福彩公益金申报和评审工作。
根据《深圳市民政局关于申报2014年度福彩公益金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办共报送罗湖区2014年度“幸福老人”计划项目和罗湖区福利中心养老服务设施更新改造两个项目。同时,经多次向区财政局、区福利中心、社区科核实及查看历年来福彩公益金资助账目记录,向市民政局及时报送罗湖区2006-2012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执行情况报告,加强对公益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此外,为提升“幸福老人”资助效益,激发和活跃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罗湖区老年协会和部分街道老年协会计划在“敬老月”期间举办幸福老人才艺展演和多项老人体育活动,并向深圳市福彩公益金“幸福老人”计划项目提出了经费资助申请。为合理审批此项资助金,我办严格按照还权于民的要求,组织辖区老年人代表,于9月5日参加“幸福老人”公益金项目资助金评审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代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9个申请项目的内容逐一进行评定,最终有7个项目申请通过老年人代表的评审并获得支持。
(十)协助做好老龄工作分析会的相关工作。为做好8月6日在我区召开老龄工作现场会的相关工作,我办认真准备,积极报送市老龄办《罗湖区老龄办201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为全市召开老龄工作分析会提供相关材料。同时,挑选出有特色的图片制作出会议所需展板。
(十一)做好老龄办的常规工作。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龄津贴、敬老优待证补助的审批、发放工作。三季度审批居家养老服务219 人,高龄津贴新增250人,变更25人,终止41人,办理敬老优待证1957张;做好老龄信息撰写报送工作,三季度共发布《行政服务简政放权 为老服务提质提速》、《强化四项机制,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睿宁副区长主持召开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区民政局以公开公平公正力促公益金资助民生项目信息》、《罗湖区召开“幸福老人”公益金项目资助评审会》《强化四项机制,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六条信息;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意外保险服务;为独居老人提供紧急呼援服务;做好老年政策的解析等等。
二、政协提案完成情况。
今年,区老龄办共承接了第001号《关于加大力度发展我区养老事业的建议》、第002号《促进罗湖区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005号《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罗湖社会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若干建议》、第007号《关于“建议开发商在新楼盘建养老中心”的建议》、第123号《关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促进罗湖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人民幸福的建议》5个政协提案,其中第001号、002号005号提案为主办件,且第001号提案由泽望书记领办,第002号提案由向阳主席督办。经过老龄办全体人员进行回复思路探讨,并同区政协领导和提案委员召开面商会后,两个协办件已于5月底回复协办意见,三个主办件于7月10日在监察网上办结,并于7月17日将提案人答复满意的提案报送区政协办和区督查室。
三、罗湖区2013年重要工作责任制工作任务和罗湖区2013年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完成情况。
(一)继续为辖区60周岁以上无工作单位的老年人及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第三、四季度各完成体检2000名,全年共4000名。今年,我局联合区卫人局提前部署,制定了《2013年罗湖区为60岁以上无工作单位的户籍长者进行免费体检的工作方案》,并于4月23日下发了《关于为我区60岁以上无工作单位的长者提供免费体检的通知》(罗民字[2013]13号),正式启动免费体检工作,各社区工作站开始接受符合条件老人的报名登记,根据安排,区中医院和区人民医院分别从5月20日、6月22日开始体检工作,截止到9月25日完成长者体检5500人,提前完成第二季度任务指标。
(二)第四季度前完成新建5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
三季度的工作目标为“申请区社会建设和民生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鼓励专业社会组织开办。”区老龄办积极应对,大力推动社区老年人建设进程。
1、确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机构。区招标中心完成了6家预选供应商的公开招标工作,目前,通过公开征选,确定每一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机构。
2、确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经费来源。经与区财政局沟通,确定了今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前期建设、设备购置和运营补贴等经费的来源,从今年节约的“三公”经费中开支,按相关程序报批。
3、召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议。8月8日,睿宁副区长主持召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会上明确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5个建设场地,探讨了经费、立项及招投标问题,明确了建设、装修和设备购置要求,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并形成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