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区发展研究中心(区委改革办)在编在岗人员10名,其中,4名同志参加区“二线插花地”棚改工作,1名同志全脱产挂职社区第一书记,1名同志作为书记联络员全程参与书记政务。上半年,我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努力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改革,加强课题研究,做好综合材料的起草,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全力以赴统筹推进改革工作
一是制定印发2017年改革计划。区委改革办作为全区改革的中枢部门,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紧密结合区情实际,经反复酝酿和征求多方意见,并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委改革办等专家,对改革计划进行把脉问诊、取智问计。经区委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圳市罗湖区2017年改革计划》于3月28日以区委办一号文的形式正式印发。
二是创新改革计划编制体例。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2017年改革计划新推五项重点改革:强区放权体制机制改革、人力资源统筹配置改革、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破解制约我区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化五项重点改革:棚户区改造政策模式及推进机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市更新审批管理权限下放改革、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行政执法综合改革,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并向纵深推进;前期探索三项改革:政府投资项目运行机制改革、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让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研,摸准实际,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三是夯实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强化改革责任制,构建区主要领导亲自抓重点改革、区分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域改革、街道和区直部门领导抓“微改革”的三级领导责任体系,改革项目按月排出进度,改革办和督查室进行跟踪监督。采取课题支撑制,各专项领导小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课题,课题研究采取领导包干制,通过课题研究为改革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改革举措。创新团队服务制,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区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全程参与我区改革项目的起草论证、实施评审,效果评估,为改革提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撑。同时,做好改革成果验收及改革经验推广。
四是组织2016年改革绩效评估。实施“无改革,要扣分;有改革,不扣分;好改革,能加分”的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调动全区改革的积极性。 2016年全区48家单位共开展102项改革创新项目,按“优秀提名项目、优秀项目分别不超过参评项目总数的35%、15%”的原则,对全区改革项目进行评估,其中,优秀改革项目中的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公立医院改革、基层治理改革被评为我区2016年度绩效“特别贡献奖”,极大鼓舞了干部改革热情和士气。
五是评审2017年“微改革、微创新”项目。根据区主要领导要求,建立了“微改革、微创新”项目的 “立项——评审——验收”工作机制。各单位申报的改革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评审方可纳入年度微改革项目库,避免将日常性工作纳入改革范畴。5月24日,区委改革办组织召开罗湖区2017年“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专家评审会,邀请市委改革办、各兄弟区改革办和区“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第三方评估团队,对全区48家单位申报的129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进行分组评审。经过专家评审和区委改革领导小组审定,97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入选2017年的微改革项目库。
(二)精准把脉推动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制定2017年区级课题计划。为找准罗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助推罗湖实现全面振兴发展,我中心结合罗湖实际起草《深圳市罗湖区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重点课题研究计划》。该计划从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研究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振兴为目标,按照“摸清家底——找准欠账——认清短板——拓展空间——创新发展——抓住关键——突出亮点——总结经验——制度规范”的工作思路和逻辑架构,提出了11个方面的研究课题,力争更好地为罗湖发展探明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积极开展中心委托课题。2017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质量提升年,围绕城市质量提升,我中心开展了《“城市设计”+“创意营造”:提升罗湖城市发展品质,打造国际创意城区典范》,并开展课题成果转化,形成系列研究成果报领导参阅。同时,围绕我区的棚改和旧改两大中心工作,我中心与相关专业机构一起起草撰写棚改、城市更新改革系列书籍,棚改和城市更新书稿都预计在今年7月初完成。
三是统筹推进2016年区级课题。督促《罗湖区2016年课题计划》课题完成进度。目前,绝大部分单位已完成2016年区级课题,并报领导审核结题。其中,罗湖交通局负责《罗湖区落实东进战略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因招投标等原因导致进展缓慢,预计今年结题。
(三)积极撰写决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
一是实现党政信息“开门红”。上半年,我中心共刊发市区党政信息刊发15篇,其中市《信息快报》7篇,《信息专报》2篇,区《罗湖信息》、《罗湖调研》6篇,获得许勤、张虎、郭永航等市级领导批示共9次,贺海涛、范德繁等区领导批示共4次,现已完成区级年度党政信息考核任务,实现党政信息上半年“开门红”。另外,由我中心和区信息科撰写的《三大问题制约城区基层党组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效》已经市委信息处上报中办党政信息。
二是做好中心内刊采写编辑。针对区委中心工作,撰写刊发《“钉子户”的心理与行为分析》、《福田区第七届二次全会内容概述及借鉴建议》、《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及对罗湖的决策建议》、《罗湖区土地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培育我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议》等5期《决策参考》,为领导提供建议;根据区主要领导要求,探索性编写3期的《市委政务动态》,后因刊物整合,将此刊物编写并入中心品牌刊物《决策参考》。
三是协助“罗湖小数据”上线运行。我中心与区委(政府)办合作,实现“罗湖小数据”的微信平台成功上线运行,方便领导及时快捷掌握全区各项工作动态和数据更新。
(四)认真做好服务书记工作
根据区委主要领导安排,我中心安排一名博士专职做好跟踪书记会议及会议事项督查工作。
一是做好书记会议强调事项梳理工作。跟会学习领悟书记思想,记录书记要求事项,做好会议材料整理,并与两办督查室、秘书科、调研科进行对接。
二是做好书记关注事项决策参考工作。根据书记关注领域撰写资政报告,2月底以来共提交8篇,其中1篇根据书记要求转住建局阅,2篇书记批示罗湖调研刊发。
三是参与书记相关文字材料撰写工作。参与书记市委党校讲课稿、书记市委常委会发言稿以及报市委其它材料等14份材料撰写,完成书记交代材料梳理写作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