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尹昌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东门步行街起源于“东门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业业态齐全,为外地人到深圳的必逛点。但是,随着缺乏整体规划,商业业态重复严重等问题的暴露,再加之电商的冲击,东门步行街的发展,亟待焕发新的活力。
2019年初,罗湖区七届三次党代会、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启动“东门改造2.0版”:出台东门步行街综合整治、品质提升方案。本轮改造升级将综合文化传承、时代潮流、产业融合、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元素,在东门“商”的底色上,重现并彰显东门文化价值,注入历史和时代元素,提升娱乐、旅游价值,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的特色文化街区,成为市民游客寻根访古的深圳记忆载体。主要思路如下:
一、改造、新建一批文化设施,构筑东门文化新载体
以“东门记忆”为主题,保留历史老城痕迹,突出浓厚文化底蕴,着力推进一批文化场馆改造及新建工作。
(一)利用东门区域更新改造,大规模增配文化空间。以工人文化宫改造为契机,将东门目前缺乏但短期内又无法通过硬件扩张来弥补的短板,通过改造工人文化宫来牵头完善,如布局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设、配置大型文化娱乐休闲空间等,为下一步打造东门4A级旅游景区提前做好谋划。如增设配建一批时尚活力体育场馆以及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中小型文化场馆,与湖贝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大型文化场馆形成配套,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文体需求。
(二)围绕思月书院历史内涵,塑造旧馆文化新品牌。按照伟中书记关于“保护好、利用好重点文物”思月书院的重要批示精神,一是重塑书院特色外观及相应标识。作为以书院为特色的历史建筑,有必要恢复一些与书院气质相符合的标识和外观设置。比如门当、楹联、屋檐装饰等,同时适当配置传统文化书籍及相应阅览空间,做到既融入东门商业街区氛围又凸显传统书院历史建筑格调;二是突出书院历史文物展示及教育功能。思月书院为我市省港大罢工遗迹中保存较好的实体建筑,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发挥其红色革命遗址功能,突出展示省港大罢工相关实物及文字、图片历史资料,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三)紧扣东门产权物业特点,小而精布局文化据点。一是布局小型非遗空间。充分利用东门国有产权物业面积小、分散的特点,打造一组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小型专题非遗展览空间,散布于东门街区各处,展示剪纸、版画、麦杆画、传统手工拼布、刺绣等非遗项目。二是布局精品阅读空间。配建一组悠?图书馆(罗湖品牌,曾获“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分布在东门不同区域不同楼层,并积极引进时尚书店,融合深圳读书文化,让人们在逛街购物的同时,还可以阅读和短暂休息,在喧嚣都市中享受难得的一片宁静。
(四)突出百年老店品牌特色,新时期焕发文化新颜。新华书店、博雅文化公司等东门老品牌,是东门人文历史记忆和情感码头。建议通过鼓励商家邀请已流失的东门老品牌回归东门,同时引导策划具有岭南特色的百年老字号和时尚网红店入驻,重塑一批经典老品牌,增设老字号主题馆,实现由政府引导,企业自我改造的形式,打造老字号名片,展示传统美食制作、装饰、店铺发展历程等,延续东门文化。
(五)规划建设东门历史陈列馆,打造东门文化新地标。目前,东门存在大量历史文化资源待开发和利用,如街区演变、商业发展史等,建议在新建或者改造现有物业的基础上,规划一座东门历史陈列馆,集中展示与东门历史演变相关的图片、实物、历史文献等资料,打造成为具有东门鲜明特点的文化新地标。
二、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新业态,营造东门文化新氛围
有着悠久历史的东门曾经是深圳一道靓丽的名片,有着“不到东门就不算来深圳”的说法,是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的旅游目的地。因此,让东门重回游客大众的视野,可以结合东门各类文化设施建设以及引进各类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品牌,逐步打造东门旅游生态系统。具体措施如下:
(一)推介东门旅游新玩法,探索东门“打卡游”。东门的空间环境本身就是具有文化特质的旅游产品,在构建东门文化载体的同时,可以将各类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串联起来,打造多条特色“东门游”线路,借鉴厦门鼓浪屿探店盖章的成功案例,探索东门探店盖章之旅,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互动,形成网红打卡点。
(二)依托东门文化变迁史,开发文创手信纪念品。邀请专业公司和团队,如以作为深港勘界签约地的思月书院和东江纵队联络站等为试点,后续可继续扩大至深港、岭南等历史文化元素,全系列开发影视作品、旅游纪念品、手信等文化衍生品。
(三)引进知名传统和时尚餐饮店,打造国际餐饮美食节。东门步行街目前的餐饮存在小、散、杂的特点,具有传统性和清新时尚的餐厅仍然较少,缺少品牌范、知名度、特色感,需要在招商方面作出引导和调整,同时定期举办美食活动,邀请美食大咖参与评比,打造东门国际餐饮美食节。
(四)紧扣东门特色群体,扩大时尚文化影响力。针对东门目前主要以吸引年轻人为主的特点,鼓励引进杜比、IMAX等时尚影院,在东门文化广场等举办以活力、时尚、新潮为特色的架子鼓、街舞、嘻哈音乐等演出,提高青年群体流量;同时,为扩大影响力,辐射亲子、休闲游等群体,结合东门岭南文化,打造丰富娱乐的新内容,如依托深圳戏院,每周末开展粤剧、戏曲等活动,形成多彩文化品牌活动节。
(五)升级改造电子竞技馆,打造电子竞技新业态。依托东门现有电子游戏商业基底,通过政府统筹引导,将东门现有电子游戏厅升级改造为电子竞技馆,并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电竞战队,加强与腾讯公司、网易公司联系,举办电子竞技联赛,让东门成为电子竞技集散地。
(六)构建街头文艺全平台,提升东门氛围新体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街头艺人聚集、登记、培训、分发全平台,充分利用东门人行街头空间,吸引街头文艺创演人在东门集聚,针对艺人特点进行登记、培训,并鼓励和寻求合适的平台输出,在东门打造街头文艺浓厚氛围,继而推动形成完整的造星产业链,同时有效提升东门氛围新体验。
同时我区结合城区品质提升工作,针对特色文化街区的主题,研究贴合主题的景观提升方案,对铺装、绿化、街道小品进行系统化提升,突出文化街区的独特风格,吸引人流走进来;结合《深圳市景观照明提升行动计划》和《罗湖区灯光区域详细规划》,重点整合特色文化街区的楼宇资源,打造主题突出的区域夜景小品,提升特色文化街区的夜间活力;还加强市容环境管理,统一规范设计门楣招牌、广告的样式,严格执法,坚决查处违反市容环境条例的行为,保障特色文化街区市容环境整洁。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与理解!
此函。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2019年8月12日
(联系人:李传宜,联系电话:25662857、1591412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