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领跑全市启用“AI+物联网”模式智慧防治危险边坡隐患

来源:罗湖区委(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1-06-23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21年以来,罗湖区坚持预防为主,创新边坡防治措施,在全市率先采用全覆盖纳管模式,首次运用全空间智能感知平台,创新“AI+物联网”“监测设计+专业示范”等方式对29处危害程度较高的边坡实施全面监测,开创全市危险边坡隐患“单次监测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先例,助力打造汛期地质灾害专群结合预防新样板。

  (一)定向领航,全覆盖风险辨识。制定《罗湖区2021年地质灾害和危险建筑边坡防治方案》,开展汛前排查,按照风险等级将全区1937个地质灾害和危险建筑边坡分类建档。对危险性较大的约200余处边坡进行现场踏勘,结合地质环境特征、人口分布、工程活动情况,筛选29处临近住宅小区、学校、公园、公路等危害程度较高、难以治理的边坡隐患点开展全自动化监测,逐处绘制边坡地形图,编制隐患点位监测实施方案。项目运行以来,边坡监测数据平稳,受益楼宇达29栋,受益群众2840人,不间断为辖区居民、过往车辆及行人保驾护航。

  (二)科技领军,全方位监测预警。依托三维Web GIS技术,搭建集灾害总览、专业监测、群测群防、预警分析、应急巡检等功能为一体的地灾预警平台,设计全空间“地上地下”一体化电子沙盘,精准分析研判数据。装置AI视频监控,采用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实现低能耗物联网监测,解决部分隐患点用电安全问题。布设281套新型智能设备,利用位移、倾斜等感知传感器自动捕捉和识别坡面形变情况,通过云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和预警。如,平台通过地图定位关联隐患点,并实时接入市地质环境三维空间信息平台,衔接三防、气象和地震预报预警信息,运行过程如遇强降雨或边坡异动,平台将第一时间感知,生成并发送告警信息,为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预留充分时间。

  (三)服务领先,全链条专业管理。组建项目策划与监测校验两个工作专班,引入专家团队,开展监测项目前期调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经两轮专业评审后实施。增派3名地质工程或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9名项目人员负责监测分析和值守工作,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异常值界定、预警响应。对开展全自动化监测的29处边坡实施“专职防治人员+专业技术支撑”双重应急保障模式,建立区级、街道、社区、责任单位群测群防四级网络,配备32名专职防治人员,用于开展预警应急响应处置。组建由61名岩土、水利、建筑等专业领域专家组成的应急救援专家库,为应急抢险提供技术力量支撑。

  (四)宣传领路,全社会科普互动。制作主题为“综合治理危险边坡,消除汛期安全隐患”专题节目,在《深圳卫视》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栏目播出,通过展示罗湖区对危险边坡的综合治理,向市民科普地质灾害常见类型及安全防范措施。在“学习强安”开设《湖哥说安全》专栏,针对汛期安全防范制作地质灾害防治、暴雨避险等4期科普视频,推送10余条防灾减灾工作资讯及科普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次,其中一条获“学习强国”平台转发推广。结合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举办科普嘉年华活动,设置宣传教育、VR体验设备,以寓教于乐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基础知识、救援逃生避险技能等内容,获广大市民点赞。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