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湖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围绕“梧桐山+”系列品牌,全力打造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绿美广东样板。
(一)精心抚育优美生态,创办毛棉杜鹃节。培育国内最大规模的毛棉杜鹃种群,2016年至今引入收集杜鹃品种750余种,园艺品种收集居全国第一。相关研究成果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深圳林业与园林行业荣获的国家级最高奖项。毛棉杜鹃节创办后,“花海罗湖”旅游打卡圣地,成为深圳一张靓丽的生态文化名片。举办系列自然生态活动,创办梧桐山自然教育品牌,累计举办公益自然教育活动近300场。
(二)文化赋能品质生活,擦亮城市名片。联合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深圳大剧院等单位,打造梧桐山音乐会,展示自然生态与高雅音乐相融合的艺术之美,呈现极致的户外音乐体验。先后挂牌成立广东省电影创作培训基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梧桐山写生创作基地、广东摄影创作基地,举办“梧桐山水彩艺术节”“醉美梧桐山摄影展”等活动,不断提升片区人文艺术影响力。开展征集“梧桐山赋、楹联、景点命名”,共收到210余篇赋、4200余副楹联作品和3200个命名,经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确定梧桐山赋、主入口牌坊和其他景亭的楹联。
(三)市区合力谋划生产,加快片区建设。成立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指挥部,推动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建设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全市重点区域。以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开展片区综合规划和空间纲要编制,开展大梧桐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和建筑概念方案研究。编制大望、梧桐山片区交通优化方案规划,推进东部过境高速大望立交建设,启动大望桥拆除重建工程。完成梧桐山河及其支流(茂仔水、赤水洞水)碧道和正坑水碧道建设,启动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二期建设。综合治理大望社区、梧桐社区的10个自然村,提升环境品质,完善配套服务。开展横排岭老瓦房综合整理,打造一批公共住房示范项目。